廢水污水處理技術:物理處理法
一、引言
物理處理法是廢水污水處理中最基礎且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主要通過物理或機械手段對污水中的懸浮物、顆粒物等進行分離和去除,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本文將詳細介紹物理處理法的原理、分類及應用。
二、物理處理法的原理
物理處理法主要基于污水中不同物質的物理性質差異,如密度、粒徑、形狀等,通過重力、篩濾、離心等物理作用實現污染物的分離。這種方法不涉及化學反應,因此具有操作簡便、處理成本低廉等優點。
三、物理處理法的分類
重力分離法: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懸浮物與水分離。常見的應用有沉淀池,通過降低污水流速,使固體物質在重力作用下沉淀至池底。
篩濾截留法:通過孔眼裝置或特定介質濾層截留污水中的懸浮固體。格柵用于去除大塊固體污染物,篩網則用于截留細小懸浮物。
離心分離法:利用高速旋轉容器產生的離心力去除污水中的懸浮顆粒。根據離心力的產生方式,離心分離設備可分為旋流分離器和離心機。
氣液交換法:通過向污水中注入氧氣或其他氧化性氣體,氧化水中的某些化學污染物,特別是有機物。這種方法常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揮發性有機物。
四、物理處理法的應用
物理處理法廣泛應用于各類廢水處理中,如城市污水處理廠、工業廢水處理站等。在污水處理廠中,物理處理通常是整個處理流程的第一步,為后續的生物處理或化學處理提供較為清潔的水質環境。在工業廢水處理中,物理處理法常用于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顆粒物等雜質,為后續的處理工藝減輕負擔。
五、結論
物理處理法作為廢水污水處理中的基礎方法,具有操作簡便、處理成本低廉等優點。通過重力分離、篩濾截留、離心分離和氣液交換等手段,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顆粒物等雜質,為后續的處理工藝提供良好的基礎。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廢水的性質和處理要求選擇合適的物理處理方法,并結合其他處理工藝實現廢水的全面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