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處理工必須掌握的調節池運行與水質均質均量技巧
一、引言
調節池是工業廢水處理系統中用于緩沖水量和水質波動的關鍵設施。它不僅能平衡進水負荷,還能為后續處理單元提供穩定的運行條件。作為一線操作人員,了解調節池的功能特點、運行管理要求及水質調控技巧非常重要。
二、調節池的作用與設計特點
調節池的主要功能包括:
緩沖水量波動,防止沖擊負荷;
均勻水質,減少污染物濃度變化;
預處理部分污染物,減輕后續處理壓力;
提供應急儲水空間,應對突發排放事件。
根據廠區規模和排水特征,調節池的設計容量應滿足6~24小時的平均進水量。大型企業還可設置多格分隔式調節池,便于交替使用和清淤維護。
三、日常運行管理要點
操作人員應定期監測調節池的進出水水質,重點檢測pH值、COD、氨氮和懸浮物含量,以便及時調整后續處理參數。同時要注意液位變化,防止溢流或抽空。調節池內應安裝攪拌裝置,防止懸浮物沉積,必要時可設置穿孔曝氣管進行輕微曝氣,起到均質和預防厭氧發酵的作用。
四、水質調控技巧
為了更好地發揮調節池的均質均量作用,操作人員可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進水節奏,避免短時間內大量高濃度廢水進入;
對含酸堿廢水進行初步中和,減少對后續生化系統的沖擊;
若廢水中含有油類物質,可在前端設置隔油池,減輕調節池負擔;
定期投加適量碳源或營養鹽,維持后續微生物活性;
在極端情況下,可啟動應急旁通系統,防止超標廢水直接進入處理系統。
五、常見問題與處理對策
當調節池出現惡臭氣味時,通常是由于污水長時間停留發生厭氧發酵所致,此時應加強攪拌或開啟微量曝氣裝置。若發現池底積泥較多,應安排定期清淤,防止堵塞出水口。若進水水質嚴重超標,應及時通知生產部門調整排水計劃,并啟動應急預案。對于雨季或暴雨期間可能出現的進水猛增問題,應提前準備備用排水泵和應急池容。
六、冬季運行注意事項
冬季低溫條件下,調節池內的污水流動性減弱,容易出現局部凍結或結塊現象。因此,操作人員應加強巡檢,確保攪拌和曝氣設備正常運行。必要時可在池體外部加裝保溫層,防止結冰影響進出水暢通。對于寒冷地區,調節池宜采用地下式結構,以減少溫度影響。
七、總結
調節池雖不是核心處理單元,但其在均衡水質水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線操作人員應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并通過科學管理手段,使其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發揮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