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處理工必須掌握的MBR膜系統運行與膜污染控制實務
一、引言
MBR(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集生物降解與膜分離于一體的高效污水處理技術,近年來在市政和工業廢水處理中廣泛應用。作為一線操作人員,熟悉其運行流程、膜污染識別及清洗方法,對保障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非常重要。
二、MBR系統的基本構成與工作原理
MBR系統由生化反應池、膜組件、抽吸泵、曝氣系統和控制系統組成。其中膜組件是核心部分,常用的有中空纖維膜和平板膜兩種類型。MBR通過微濾或超濾膜替代傳統二沉池,實現高效的固液分離,出水水質優于常規工藝,且占地面積小。
三、日常運行管理要點
操作人員應定期監測膜通量、跨膜壓差、溶解氧、污泥濃度等參數,判斷膜系統是否處于正常運行狀態。膜通量一般控制在10~20 L/m2·h,跨膜壓差不應超過設定限值。同時要注意曝氣強度,保證膜表面良好的沖刷效果,防止污染物沉積。污泥濃度不宜過高,通常控制在8000~15000 mg/L之間,過高會加劇膜污染。
四、膜污染的識別與成因分析
膜污染主要表現為跨膜壓差升高、產水量下降。常見的污染類型包括:
有機污染:由油脂、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吸附造成;
無機結垢:主要是鈣、鎂、硅等金屬離子沉積;
生物污染:微生物附著形成生物膜;
膠體堵塞:懸浮物在膜孔道中堆積。
操作人員可通過觀察膜絲顏色變化、檢測清洗液成分等方式初步判斷污染類型,以便采取相應的清洗措施。
五、膜清洗方法與操作要點
膜清洗分為物理清洗和化學清洗兩種方式。物理清洗包括反沖洗和空氣擦洗,用于清除膜表面松散污染物;化學清洗則使用酸、堿或氧化劑浸泡膜組件,去除頑固性污染物。常用清洗劑包括檸檬酸、NaOH、次氯酸鈉等,具體選擇應根據污染類型確定。清洗過程中應注意藥劑濃度、浸泡時間和沖洗徹底性,防止殘留影響后續運行。
六、冬季運行注意事項
冬季低溫環境下,膜通量可能下降,跨膜壓差升高。因此應適當提高曝氣強度,增強膜表面沖刷作用。必要時可增加反沖洗頻率,防止污染物累積。膜池宜采用保溫設計,防止結冰影響膜性能。定期檢查膜組件是否有破損或斷裂情況,及時更換受損膜絲。
七、安全操作與維護建議
操作前應穿戴好防護用品,如橡膠手套、護目鏡等。禁止在未斷電情況下進行膜組件拆卸作業。定期校準儀表,確保數據準確。建立膜清洗檔案,記錄每次清洗時間、藥劑種類、清洗效果等信息,便于后期優化清洗周期和方案。
八、總結
MBR膜系統雖然處理效率高,但其運行成本和維護要求也相對較高。操作人員應具備一定的膜污染識別能力和清洗技能,才能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運行,充分發揮其在污水處理中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