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處理工必須掌握的廠區設備潤滑系統運行與保養實務
一、引言
廠區各類機械設備如風機、水泵、刮泥機等都需要良好的潤滑系統來保障其穩定運行。作為一線操作人員,了解潤滑系統的結構原理、日常維護要點及常見問題的判斷與處理方法,對于延長設備壽命、減少故障停機時間至關重要。
二、潤滑系統的基本構成與工作原理
潤滑系統主要由油箱、輸油泵、過濾器、冷卻裝置、壓力調節閥和潤滑點組成。其作用是將潤滑油輸送到設備的關鍵摩擦部位,降低磨損、散熱并防止腐蝕。根據輸送方式不同,可分為集中潤滑系統和分散潤滑系統。前者適用于大型設備,后者多用于小型或低頻運轉設備。
三、運行管理中的關鍵操作要點
操作人員應定期檢查潤滑油液位是否正常,避免因缺油造成干磨損壞。同時注意觀察油質變化,若發現顏色變黑、有異味或出現乳化現象,說明油品已劣化,應及時更換。潤滑系統的工作壓力應保持在設定范圍內,過高可能導致密封泄漏,過低則影響潤滑效果。每次加油或換油后應記錄時間、油品型號和用量,便于后續分析。
四、潤滑周期與油脂選擇原則
潤滑周期應根據設備說明書要求執行,通常分為每日、每周、每月三個等級。高速或重載設備潤滑頻率應更高。油脂的選擇應考慮粘度、抗氧化性、抗乳化性和承載能力等因素。例如:
高溫環境應選用耐高溫合成油;
潮濕場所應選用防水性能好的潤滑脂;
負荷較大的齒輪箱宜選用極壓型潤滑油;
低溫環境下應使用低溫流動性好的油品。
五、常見故障與處理對策
當發現潤滑壓力下降時,可能是濾網堵塞、泵體磨損或管道泄漏所致,應逐一排查并清洗或更換部件。若潤滑點溫度異常升高,可能是供油不足或軸承損壞,應及時停機檢查。潤滑油中出現金屬碎屑時,說明設備內部存在磨損,應進行拆檢并更換受損零件。此外,若潤滑系統噪音增大,可能是泵體空轉或聯軸器松動,需檢修并緊固連接件。
六、安全操作與維護建議
操作前應穿戴好防護裝備,如橡膠手套、護目鏡等,防止接觸有害油品。嚴禁在未斷電情況下進行潤滑系統維修作業。建立潤滑臺賬,記錄每次加油、換油、檢測數據,便于追溯設備狀態。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潤滑系統專項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和安全意識。
七、總結
潤滑系統雖屬輔助設施,但其運行狀況直接影響到設備的使用壽命和運行效率。操作人員應具備一定的機械知識和潤滑管理能力,才能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運行,為企業生產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