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處理工必須掌握的廠區液位計運行管理與測量誤差校正實務
一、引言
液位計是污水處理廠監測水池、儲罐、調節池等容器液位的重要儀表,廣泛應用于進水口、沉淀池、濃縮池等多個環節。作為一線操作人員,了解其運行原理、日常維護要點及測量誤差判斷與校正方法非常重要。
二、液位計的基本類型與適用場景
常見的液位計包括:
超聲波液位計;
雷達液位計;
投入式液位計;
浮球液位計;
磁翻板液位計。
不同類型的液位計適用于不同的介質和環境條件:
超聲波適合非接觸測量,用于清水或輕度濁度水;
雷達液位計抗干擾能力強,適合泡沫多、蒸汽大的場合;
投入式適合密閉容器或深井測量;
浮球液位計結構簡單,適合低精度要求;
磁翻板液位計直觀顯示,適合就地觀測。
三、運行管理中的關鍵操作要點
操作人員應每日檢查液位計顯示值是否穩定,是否存在跳變或漂移現象。定期清潔探頭或浮子,防止污垢附著影響測量精度。觀察安裝位置是否合理,避免靠近攪拌器或進水口產生擾動。注意信號輸出是否正常,與控制系統是否匹配。每次校準后應記錄時間、測量值、標準值、修正系數等信息。
四、測量誤差分析與校正方法
為提高測量準確性,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使用標準尺或參考點進行比對校準;
對超聲波/雷達液位計進行空標和滿標設置;
對投入式液位計進行零點漂移補償;
在高波動區域加裝導流筒減少干擾;
建立液位計運行臺賬,分析誤差趨勢。
五、常見問題與處理對策
當發現液位顯示不穩定時,可能是探頭結垢、安裝角度不當或電磁干擾所致,應清洗探頭或調整安裝位置。若液位計無輸出信號,可能是電源故障、接線松動或內部模塊損壞,應逐一排查修復。對于測量值偏差大問題,可能是量程設定錯誤或傳感器老化,應重新標定或更換新表。若出現虛假液位,可能是泡沫覆蓋或蒸汽干擾,應調整發射角或增加吹掃裝置。
六、安全操作與維護建議
操作前應穿戴橡膠手套、護目鏡、防水靴等防護裝備,防止接觸污水。嚴禁在未確認液體性質的情況下貿然拆卸液位計。建立液位計運行維護檔案,記錄每次校準、維修、更換配件的時間。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液位計專項培訓,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和數據分析能力。
七、總結
液位計雖屬輔助儀表,但其運行狀況直接影響到廠區水力調度和工藝調控。操作人員應具備一定的儀表知識和現場判斷能力,才能確保系統高效、穩定運行,為企業精準控制提供有力支持。